界面新闻记者 | 宋佳楠
11月6日,据环球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,日产汽车已同意以97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45亿元)出售其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,买方为在香港上市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敏实集团支持的财团。
此次交易将由KJR Management(美国私募巨头KKR & Co.旗下的日本房地产子公司)主导,敏实集团为主要出资方之一。日产预计将在周四晚些时候正式宣布这一出售消息。
日产总部大楼位于日本横滨车站附近的黄金地段,于2009年从东京迁址而来,除办公功能外,还设有展示日产车型的展厅。据估算,该大楼估值超100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46亿元)。
事实上,这并非日产首次传出出售总部大楼的消息。今年5月,据媒体报道,日产汽车计划出售总部大楼,以缓解全球重组带来的财务压力。出售后,日产计划通过“售后回租” 的方式,即出售大楼后再与买家签署租赁合同继续在此办公。
日产目前正进行大规模削减成本的行动,通过裁员和关闭工厂来应对二十多年来最严峻的财务状况。
该公司此前披露的2024财年(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)财报显示,报告期内日产汽车营收为12.63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6287.47亿元),同比下降0.4%。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滑87.7%至698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4.77亿元),净亏损达到6709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34.23亿元),上一财年则为盈利4266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12.47亿元),营业利润率仅为0.6%。
在销量方面,2024财年,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为334.6万辆,同比下降2.8%。其中,受在华持续调整供需关系以及中国本土品牌激烈竞争的冲击,2024财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2.2%。
与此同时,其在欧洲市场以及日本本土市场的销量分别下降2.9%和4.8%。仅由于新车型的上市,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.3%。
根据日产汽车10月30日公布的2025财年(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)合并财报预期,预计营业利润出现275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27亿元)亏损;销售额预期从之前的12.5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5766亿元)下调至11.7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5412亿元)。
为扭转困局,日产此前启动了“经营重建计划Re:Nissan”,目标在2027财年前完成一系列深度结构性改革。其中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关闭7家工厂,将全球产能降至250万辆,并裁减约2万名员工,以大幅削减固定成本和提升制造效率。出售总部大楼,正是日产为缓解财务压力、推进改革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。
买下日产大楼的敏实集团创立于1992年,是一家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上市集团公司,旗下主要产品包括风挡饰条、内水切、雨水槽等。其已相继在宁波、天津、广州等地设立了二十余家生产性工厂、两家技术中心和两家模具厂。
公开资料显示,敏实集团的客户涵盖了占全球汽车市场超过80%份额的“6+5”汽车集团,已先后进入GM、FORD、NISSAN等全球采购系统。近年来,该公司发展迅速,年产值已超过百亿,主要产品还涵盖了结构件、座椅骨架及新能源电池盒等,客户包含丰田、长城、大众等国内外知名车企。
值得注意的是,界面新闻了解到,日产今日在进博会上宣布了在中国市场的新动作——成立日产进出口(广州)有限公司。该公司为外资汽车公司在华设立的首个合资整车进出口公司。其中,日产中国投资公司持股60%,东风汽车集团持股40%。据悉,东风日产N7和锋坦Frontier Pro PHEV将成为首批由中国本土开发出口海外市场的产品。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