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伟达()与门洛微电子(Menlo Micro)于周三宣布,双方借助这家初创公司的技术,大幅提升了人工智能(AI)芯片的测试速度,为芯片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关键瓶颈提供了缓解方案。
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,同时也是 AI 热潮的核心参与者,英伟达一直在努力优化生产流程,以满足市场对其芯片看似永无止境的需求。
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(LSEG)数据显示,英伟达将于周三收盘后发布财报,分析师预计其销售额将增长 56%,达到 569 亿美元。尽管如此,鉴于 AI 企业的估值已处于极高水平,投资者正密切关注任何可能显示 “泡沫破裂” 的迹象。
英伟达已售出数百万颗 AI 芯片,每一颗芯片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测试 —— 测试流程需将芯片置于专用电路板上,通过检测判断其是否达到速度、功能等设计指标。
然而,尽管 AI 芯片本身属于尖端技术,但用于测试它们的电路板中,许多芯片的技术已距今数十年。这使得 AI 芯片的测试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—— 这类芯片不仅功耗极高,其数据传输速度也处于行业顶尖水平。
为解决这一瓶颈,英伟达与门洛微电子展开了合作。门洛微电子是 2016 年从(GE)分拆成立的初创公司,已从公司(Corning)及 iPhone 联合创始人托尼・法德尔(Tony Fadell)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获得 2.275 亿美元融资。双方合作的成果是一系列开关芯片,这些芯片可显著提升测试电路板的性能。
门洛微电子的芯片采用金属材质制造开关,其原理类似墙上的电灯开关,但通过 “微机电系统”(micro-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,简称 MEMS)领域的技术,将开关尺寸缩小至微芯片级别。
在周三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中,两家公司的工程师表示,根据测试类型的不同,英伟达图形处理器(GPU)的测试速度可提升 30% 至 90%。
门洛微电子首席执行官拉斯・加西亚(Russ Garcia)拒绝透露公司与英伟达的合作业务规模,但表示其他大型芯片制造商也在采用其开关芯片用于测试电路板。
加西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核心问题在于,如果不在芯片进入数据中心前完成 GPU 验证,后续就会出现故障及其他问题。而我们的技术是实现‘高速验证’的唯一途径。”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